「我覺得自己常常說錯話、出糗,這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,為了避免這樣的事,我乾脆不說話,甚至減少社交機會...」
「我不是很喜歡自己,也常常擔心別人不喜歡我。小心翼翼得和別人互動,最後卻讓彼此都很不自在...」
作者(两颗红豆情感顾问)簡介:
Michelle(Chia Ning) Chang, MA michelle.chang@livingartcenter.org
Michelle 於加州研究整合學院取得諮商心理學碩士,目前任職於位於北加州灣區的生活藝術諮詢中心。她熱衷於協助華裔建立滿意、有深度的親密關係、克服社交焦慮、增加自我價值感,並且善於運用口語諮商和創造性藝術讓個案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,進而達到創造理想生活的目標。
Michelle received her MA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with a concentration in Drama Therapy i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. She is currently a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 intern (#pending) at Living Arts Counseling Center, and am passionately working with people who want to have satisfied intimate relationship.
在華人的教育裡,社交和約會從來不是一件重要的事,沒有人教導我們怎麼約會,許多的父母甚至是告誡孩子:學業完成後才能開始戀愛。而在孩子學業完成,事業逐漸上軌之後,又開始追問著:怎麼沒有對象?何時結婚?
在美國,有6.8%的人被社交焦慮症(Social Anxirty Disorder)困擾。尤其當社會總是將「華人」歸類在比較保守、內向的標籤底下時,害羞跟社交焦慮很容易被混淆。
在諮商室裡,我發現華裔有較高比例的社交焦慮或者約會焦慮,歸類之後原因包含自身中華文化背景、移民背景,未善加利用心理健康系統,以及受到大眾媒體影響,進而影響我們的自我價值感。
焦慮文化:「防患未然」、「生於憂患、死於安樂」等思維其實從家庭到學校教育都時時影響著我們,在這樣的影響下,我們積極、上進、力爭上游,同時卻也與焦慮共存,害怕犯錯。走出工作場合,走進社交空間,講話總是小心翼翼(話少、甚少表達情緒)、一舉一動都深思熟慮的人,難免給人一種距離感,彼此都難以放鬆地真誠溝通。
移民背景:讓許多華裔在面臨文化衝擊,甚至是校園/職場霸凌後,漸漸地喪失對自己的信心。原本能夠侃侃而談的自己,消失了,與生俱來的幽默感,如今都卡在胃裡。其實,這些原本的自己都沒有真正被摧毀,只是日子久了,連結到「自信」的途徑也被遺忘了。有許多孩童,在本來的學校裡是風雲人物,到了美國之後,成了班上最安靜的轉學生;有許多專業人士,在自己的社交圈裡本來擁有許多資源、人脈,但一換了地點,全部都得重新來過。這些過程是很艱熬、孤獨的,面對新環境的不熟悉和不安全感,也會產生焦慮。
避免心理健康專業的協助:心理諮商幾乎是「瘋了」、「有病」、「丟臉」的同義詞。其實,學會適當地表達/排解情緒、尋求支持、調適憤怒/焦慮、學習建立親密關係等,都是諮商的一環,這不是非得有一張「診斷書」才可以享受到的資源。
大眾媒體的強勢文化:讓許多人相信只有變成「那個樣子」我才是值得被愛的,才會有人喜歡我。像是男性應該又高又壯,女性應該高挑纖細、玲瓏有致,這些都容易引發強烈的社交焦慮。而在約會的脈絡底下,我有時會告訴我的個案:「與其因為不符合大眾媒體的標準而感到沮喪,不如思考一下吸引自己的對象,通常會喜歡什麼樣的人。」
有一點害羞和緊張,其實是很正常的,甚至有許多人覺得那是很可愛的特質。但如果你的「害羞」其實已經變成一種影響到人際關係的「焦慮」,那麼就會成為了成功找到合適對象的阻礙。
以下這是從台大醫院結錄出來的社交焦慮檢測,從三個簡單的小問題,看看自己是害羞還是社交焦慮吧。回答時請累計自己的分數喔!
(1) 我最害怕當眾出糗或看起來很笨拙的樣子:
0.沒有 1.輕度 2.中度 3.重度 4.極度
(2) 因為害怕自己會尷尬、出糗而避免做一些事或與人說話:
0.沒有 1.輕度 2.中度 3.重度 4.極度
(3) 我會避免參加那些會讓我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:
0.沒有 1.輕度 2.中度 3.重度 4.極度
如果你的總分高於6分,你有較高的機率有社交焦慮症,但這並不代表任何診斷。如需更進一步的診斷,請尋求身心內科醫師或心理師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